当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,深圳中核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中核深圳)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,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及中国宝原在粤部署,紧抓“双区”建设、海南自贸港和“一带一路”发展机遇,发挥窗口单位职能,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,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,加快资产盘活和供应链业务转型,着力打造成为集团公司、中国宝原在粤战略支点。
聚焦产业结构优化,构建全新发展格局
创新驱动,扎实推进转型发展。中核深圳积极落实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体系战略部署,大力推动科创平台建设,打通成果转化路径,助推“核能与安全高等研究院”挂牌并成为理事单位,还参与研究院首批9个先导领创科研项目遴选;协同推动中核集团科创基金及产业落地湾区,推进引领产业创新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;利用科创平台资源,推动科技项目落地,重点对接光纤传感、重同位素质谱仪、新型仿生海洋漂浮平台3个重点科技项目,形成首批项目储备库;引进质谱仪首席专家并完成质谱仪科研项目立项,项目被纳入深圳市科创委2022年度技术攻关重点项目课题库。
战略导向,统筹推进产业布局。中核深圳主动承接集团公司战略布局,充分发挥中核集团(广东)市场开发部依托单位职能,加强与地方政府、兄弟单位及合作企业的推介交流,积极统筹多方资源,为集团公司相关单位在粤开展业务提供服务与交流平台,推动构建“小核心、大协作”格局,助力集团公司广东市场产业布局。积极落实集团公司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求,重点布局氢能产业,与深圳市凯豪达氢能源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;完成公司首个自有园区分布式光伏项目(福永工业园光伏)建设发电,实现经济效益和减碳效益“双收”和自有园区的提质增效;融入集团公司海南自贸港建设战略布局,完成首期14栋海南核电人才保障房建设,探索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人才保障房建设模式。
多措并举,加快盘活存量土地。中核深圳人才住房项目经过近两年攻坚克难取得关键突破,在获批可售性人才住房的基础上,项目规划调整已通过政府部门审批,正积极推进项目开工建设;龙华工业园项目地块已纳入龙华区旧改计划,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、土地评估及法律咨询机构选聘等前期采购工作,正有序开展可研及评估工作。
推进三项制度改革,增强企业内生动力
迎难而上,担当作为,保质保量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专项工作。2020年,中核深圳牵头推进中核集团驻深6家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专项工作。面对系列问题难题,中核深圳攻坚克难,创新方式方法,顺利完成了移交工作,并为在深兄弟单位相关工作提供方法、做出贡献,获评“中核集团退休人员社会化工作先进单位”。
靶向施策,精准发力,全面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走深走实。中核深圳完成本部及成员单位经营班子100%“一岗两书”签订工作。发布《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》,通过健全员工退出机制、开展岗位内部竞聘和市场化选聘、建立超额激励和专项激励机制等方式,实现员工能进能出、干部能上能下、薪酬能增能减。全面推行用工市场化,坚持100%市场化选聘机制,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2名、公开招聘各岗位人才10余名,提任5名竞聘干部和5名中层正职干部。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和选拔力度,选派3名青年干部到中核集团(广东)市场开发部参与市场开发锻炼。还通过成立4个新项目专班培育青年干部、开展岗位轮岗锻炼等,逐步构建人才发展的“雁阵格局”,有效提升公司转型发展战斗力。
夯实业务发展基础,全力推动提质增效
坚持党建引领,助推转型发展。中核深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,创新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。严格落实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坚持使用“心得卡”记录学习成果。推进“时代楷模彭士禄生平展”顺利开展,加速推进中核(粤港澳大湾区)展厅项目,解决中核集团在湾区无历史文化类综合性展示窗口的“痛点”。积极开展对标一流工作,结合“走出去、引进来”战略,与一流产业基金公司开展交流合作,汲取好经验好做法,共同推动集团公司科创基金及产业在大湾区落地。
健全制度体系,确保公司治理运行规范。中核深圳建立以章程为核心,“三重一大”决策制度和董事会授权管理制度为主体的制度体系,修订各治理主体议事工作规则,编修制度320余份,推动实现公司治理决策程序化、规范化。完成公司及所属6家单位100%董事会应建尽建、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、外部董事占多数、依法落实董事会职权等四项董事会建设任务,逐步构建公司治理“1+N”制度体系。
激励创新创效,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。中核深圳创新普法宣传模式,员工自导自演的《小玲说法》系列作品得到集团公司高度认可,团队骨干王小玲获评“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”,中核深圳《坚持四个创新 增强宣传实效》法治案例入选中核集团法治建设优秀案例库。系统开展降本增效,通过债务置换、低成本融资、并购贷款落地、LPR利率联动等举措,中长期贷款比重较年初上升39%,平均贷款利率由年初4.17%下降至3.21%,合同期内节省财务费用3205万元,有效降低融资成本。合理控制存量贷款,优化债务结构,2022年上半年整体存量贷款规模同比下降20%。同时,融资改善度达27.25%,债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。
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,中核深圳将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,持续巩固改革成果,立足“三新一高”,围绕“十四五”转型发展目标,坚持科技创新引领,加快资产盘活和供应链业务调整优化,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,快速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。